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3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迦密愛禮信小學 - 2023年10月

發揮個人潛質 建立優良品格 豐富學生學習經歷


迦密愛禮信小學以靈活及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成為一個積極尋求知識、有自學能力的人,讓他們能夠發揮潛能與專長。學校銳意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培育學生「6C能力」,豐富不同領域上的學習經歷,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易惠如校長帶領教學團隊,以提供優質和全人教育為目標,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和靈育的均衡發展,使他們走當行的道,日後貢獻社會、造福人群。

貫徹「深度學習」理念 建立 21 世紀共通能力

易校長堅信不斷優化校本課程,設計與時並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有助同學更好地迎接未來世界的發展。學校採用教育家Michael Fullan 提出的「21 世紀人才能力框架」理念,包括「創意與想像力、溝通、協作、明辨思維、品格培養及公民教育」六大原則,主張把學習重點由傳統學科學習,聚焦到學習的過程,裝備學生在現實世界中活用知識和創造的能力。

展示學習成果 提升學生自豪感

學校除了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亦着力推動他們的全方位發展,藉着豐富、多元的體藝活動,協助學生不斷探索自身潛能,拓展技能強項。為展示同學過去一年的學習成果,學校於 7 月 15 日當天舉行「成果展示日」,向家長、同學和參觀來賓分享一年來的學習經歷和成果。活動當日開放課室和特別室,舉辦一連串精彩活動和表演,包括:課堂展示、學習成果展覽、體驗活動等等。活動除了展示成果、教學示範外,更安排各項體藝表演,例如舞蹈表演、話劇演出、音樂演奏及武術示範,讓學生進一步展現他們在體育和藝術領域的學習成果,在歡樂和分享的氛圍中成長。

多元課外活動 盡展天賦潛能

為發展學生的潛能與專長,學校提供多元學習活動的機會,成立十多個校隊,包括:奧數、手球、西方舞、英文話劇、機械人和管弦樂團等。學生不但會接受長期的專業訓練,更會參加相關比賽,不少校隊都在比賽中獲得驕人成績。易校長表示:「我們還在課後設立小記者、小畫家、創意寫作和表演藝術等拔尖組,幫助同學發揮潛能。同時,學校亦成立了基督少年軍、小女童軍和公益小先鋒等制服團隊,加強學生的社區參與,主動服務社群。」

學校於周三特別安排興趣活動時段,並邀請專業導師教導同學不同的知識和技能,照顧他們的多元學習需要,包括國術操、花式跳繩、陶笛、非洲鼓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此外,學生亦可以在課餘根據自己的喜好,參加自費興趣班及音樂活動,如STEAM小小科學家、機械人編程解難、小提琴班等,不但讓學生有豐富的活動體驗,學校更會提供不少表演及參賽機會,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推動家校合作 建構關愛校園文化

學校貫徹「訓中有情、輔中有理、共管共教」的教育理念,以全校參與的訓育及輔導模式,陪伴及引導學生成長。近年來,學校訓輔組積極配合學校推動正向教育,舉辦「Alison Stars 愛禮信之星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參與各類體驗活動,啟發他們的潛能發展,更期望同學在挑戰及體驗過程之中,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肯定自我價值。透過活動中的協作與溝通,學生不但學習相互欣賞,更促進同儕的學習交流,建立互敬互愛的校園氛圍。

與此同時,學校亦相當重視同學的品德培育,建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和態度。學校透過正規和非正規課程(成長課、班級牧養及周會),在品德教育、公民教育、國民教育、禁 教育、生命教育、健康生活、服務學習等不同價值教育範疇,全方位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從生活中實踐正向人生觀,從而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除了培養學生建立良好品格外,學校亦注重家校合作關係,積極推行家長教育,為家長提供教育資源和資訊,幫助他們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多元化發展。例如舉辦晚間家長講座和工作坊,提升家長以正面及積極的方法管教孩子的能力。同時,學校亦邀請家長參與各類型學校活動,透過午間小組活動、親子活動和親子講座等,深化和穩固學校及家長之間的聯繫,發揮家校合作力量,共同為孩子創造更美好的前景。

推行適異性教學 重視資優生培育

學校採用「三層架構推行模式」,規劃及推行校本資優教育,推薦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加入課後拔尖小組進行重點培訓,參與校外資優課程培訓計劃,以及參加不同比賽。易校長表示:「校本資優教育共分為三層架構,第一層全班式:在不同學科推行適異性教學,培養學生高層次思考、創造力及社交能力;第二層抽離式:開辦課後拔尖組,包括英語大使、中文科創意寫作等,以及校隊訓練,如奧數班、音樂班、田徑等;第三層校外支援:推薦學生參與校外課程,如中文大學資優課程及其他校外比賽,讓每位同學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照顧學習多樣性 加強學生支援服務

學校貫徹「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全校參與」、「家校合作」和「跨界別協作」五個基本原則推動融合教育,透過教育局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及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的專業團隊,輔以抽離式學科支援小組、小組輔導、朋輩計劃、課後功課輔導班、外購訓練小組等,以照顧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提供最即時及適切的支援及協助。

 

教育傳媒

易惠如校長 易惠如校長
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和靈育的均衡發展 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和靈育的均衡發展
多元課外活動 多元課外活動
提供多元學習活動的機會 提供多元學習活動的機會
照顧多元學習需要 照顧多元學習需要
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 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
豐富的體藝活動 豐富的體藝活動
展示學習成果 展示學習成果
建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和態度 建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和態度
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重視資優生培育 重視資優生培育
照顧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 照顧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
每位同學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每位同學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